找到相关内容549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唯识学传承述要

    中国唯识学传承述要  郭文友  唯识学,又称法相学、法相唯识学,或称大乘有宗,是佛教哲学中一门独具特色的学说。唯识学派依《解深密经》《瑜伽师地论》等经论,着重论证如何通过止观思悟佛教真理,以证得大...》把它推衍到极致,玄奘也因此成为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。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,其全盛期适与唐初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兴盛相应。玄奘门下英才济济,其最杰出者有窥基、窥基的弟子慧沼、慧沼的弟子智周,被称为“慈恩三祖...

    郭文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2861687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真实观

      唯识学是由存在论和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。所谓唯识义者,就是阐述万法唯识、唯识无境的存在观;所谓法相义者,就是诠释万法性相的真实原理,也就是唯识学的认识论。在理论上,存在论与认识论是互为前提的,没有存在论的认识论是无效的,反之亦然。唯识学认为,唯识学是内明的“无上无容”的法门,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。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优越性,那就是它所阐释的道理十分圆满,令人生起净信,并且...

    胡晓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545129.html
  • 王恩洋先生与唯识

      王恩洋先生与唯识学   20世纪初,中国学术论坛上刮起了一股佛学研究的风气,在这股风气中,佛学中的唯识学异军突起,它不仅有起夫先导之功,而且引起了学界的相当注意,一批僧俗学者都投入到此中,纷纷...。王恩洋先生作为支那内学院的一名学子,对中国佛学界的贡献理应不该埋没,尤其是他对当代中国唯识学的建设著力尤巨,只是因为种种原因,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。   王恩洋(1897—1964)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4065526.html
  • 百年的唯识学研究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《大乘起信论》争论的背景是在唯识学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,支那内学院的佛学研究特点,就在于对唯识学的研究与阐扬,因此唯识学成为本世纪上半叶佛学理论中的又一个主要内容。唯识学与《大乘起信论》不同,《大乘起信论》的争论是关于它的真伪,涉及到的是“真如缘起”的学术问题,事关到它的权威性。唯识学是舶来品。玄奘及其弟子在唐朝皇帝的支持下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0741798.html
  • 唯识二十论》的唯识思想

   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,由弥勒而无著,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。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,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:一者《唯识三十论》,一者《唯识二十论》。《唯识三十论》提出三能变观点,从正面成立唯识;《唯识二十论》则针对外人的疑问,释难以成立唯识。这两部论一正一反,从不同角度建立诸法唯识,世亲的唯识思想体系全在其中了。  《唯识二十论》在汉地有三个译本:一、北魏菩提流文译,曰《唯识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5139869.html
  • 唐以后唯识学的南下

    唐以后唯识学的南下   严耀中   学术乃至思想意识之兴衰,必有因果可寻。这里所谓因果,不仅是说促成其兴衰的条件环境,也指它的前源后流。从后者言,如其所谓衰,则并非是亡,即并非泥牛人海无消息,在社会意识里消失得无影无踪,往往仅是不再成为众所瞩目的热点而已。其说或守成,或寄寓,或支离,似无气象,实则有踪,一旦时移境迁,条件成熟,还能老枝新芽,梅开二度。中国佛教中之唯识学可作一例,具说如下。 ...

    严耀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969544.html
  •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

    目录:  一、前言  二、什么叫唯识  三、从经教上证明唯识  四、从理论上建立唯识  五、从实践上体验唯识  六、从譬喻上显示唯识  七、从譬喻上显示唯识  八、从释难以成立唯识  九、结束语  ...离言绝相的真如,从体起用,产生万物。  这四种观点,按传统的说法分为二类:一日唯物,一日唯心。其中唯神、唯理都是唯心的范畴。  唯识学在哲学的分类中,是属于唯心一系,所以在唯识家的经论中,唯识有时也称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2139903.html
  • 唯识三系之研究

    唯识三系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如实页331-356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331页 提 要: 唯识哲学的大成者,一般都以为世亲,其实世亲之唯识 思想,袛不过是唯识哲学三派中之一派,并不能代表整个瑜 伽行派。唯识思想虽由弥勒,而无著,而世亲...

    如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5247392.html
  •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

    识谓认识,能识即心,所识即境,一切所识不离能识,一切境界皆即心故。是故佛言:“我说识所缘,唯识所现故”。又言:“无有少法能取少法,然即此心如是生时,即有如是影像显现”。即以斯义,建立唯识。若尔、佛说何以异于西方唯心论耶?曰:虽说识所缘,但唯识所现于所缘缘中,别立疏所缘缘,不拨本质故。虽不拨本质,而谓本质山河大地器界根身,仍即第八阿赖耶识之所变故。虽说阿赖耶识内变根身、外变器界,而说此识随业招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943067.html
  •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

   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  田文棠 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,在佛经的翻译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,同时,又与其高足窥基共同创建了法相唯识宗的佛教宗派,完成了中国唯识学的理论建构,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...执意回国弘扬佛法。  玄奘回国后,由于他的声望甚高,加之唐王朝统治者的大力支持,除了在当时的玉华寺等地译经之外,还广授僧徒,创立宗派。在他的弟子中最能继承他的佛教事业,并对唯识学最有建树的当推窥基。...

    田文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569538.html